秦宣夫大型回顾展今开幕,再现“抱住人生 搂定自然”艺术信念
发布时间: 2013-04-20作者: 阅读:
国美术馆4月20号讯 秦宣夫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为了追怀和回顾秦宣夫先生的艺术人生,今天上午,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文化厅、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秦宣夫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抱朴自然——秦宣夫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是秦宣夫先生在北京举办的最大规模展览,展出了其创作于20世纪30年至90年代以来的200余件作品,内容涵盖了油画、水粉、水彩、素描、速写以及独幅版画等多种艺术门类,除展出的绘画作品外,展厅内还陈列有大量秦宣夫先生的学术文献和历史实物,观众可通过这些珍贵资料全方位了解秦宣夫先生在20世纪中国美术上所作出的艺术成就。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开幕式中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在开幕式中致辞
开幕式现场嘉宾满座,这里既有秦宣夫先生的家属和美术界的朋友,还有秦宣夫先生曾经教导过的学生,昔日的学生现已成长为美术界卓有成就艺术家。他们在展厅内亲切交谈,共同回忆着秦老师亲切的面容,谆谆的教诲,现场气氛温馨而感人。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中国油画协会副主席张祖英、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文化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安远远、原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朱葵、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记景亭、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胡中节等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范迪安馆长向秦宣夫家属颁发捐赠证书
展览主题“抱朴自然”源自秦宣夫先生留法学习期间提出的“抱住人生,搂定自然”入世态度,无论在对待人生或是对待艺术,秦先生一生都遵循了这个轨迹。值得提及的是,其中展出的23幅作品,是秦宣夫先生亲属秉承其遗志,联手捐赠给中国美术馆,这其中包含了秦先生珍贵的代表作;其中,长女秦志燕女士捐赠出所藏先父重庆凤凰山时期的重要油画《战时校园》,秦志宁女士捐赠了其所藏秦老留法时期代表作《宫女》,次女秦志云女士、三女秦志钰女士之子秦翊先生也分别捐赠《铸模》、《葛岭拉网》等秦老代表之作。他们的无私捐赠不仅丰富了30年代留法艺术家作品的馆藏序列,也为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做出了贡献。开幕式上,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向秦宣夫先生的家属颁发了捐赠证书,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观众可通过这23幅捐赠作品,体味秦老“抱住人生,搂定自然”的艺术信念。
范馆长与嘉宾在捐赠作品《宫女》前合影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展览是对秦宣夫先生最好的纪念,也是我们在新的文化条件下思考老一辈艺术家为20世纪中国美术所作出历史性贡献的最好机会。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代艺术家走出国门,走向西方。他们通过研究西方艺术回到国内,在教学、著述、教学等方面呕心沥血,培养人才。创建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教育体系。特别是为新中国美术事业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秦宣夫先生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对艺术极为热爱,他在巴黎期间一方面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油画,另一方面他又在巴黎学院研修艺术史,这种学习选择造就了他综合的学养,更重要的是他适应了后来新中国对艺术和学术的需要。秦宣夫先生主张打通中西艺术,在实践中努力,将印象派元素融入进中国文化,创作出了能为东方人所接受的西洋画作品。秦宣夫先生还将并将这种思考上升到理论层面,在30年代著出相关文章,直至今日还是留给我们很多教义。
秦宣夫家属向范馆长介绍作品
嘉宾参观展览
驻足在《宫女》前的观众
展出作品
展厅现场
观众可在1、2、3号展厅欣赏到秦宣夫先生的珍贵作品及相关文献,时间将持续至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