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琉璃,演绎生活”杨惠姗、张毅联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发布时间: 2013-04-23作者: 阅读:
中国美术馆4月23日讯 在这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步入中国美术馆东边的展厅,我们惊喜地发现,杨惠姗、张毅的琉璃艺术之花也在这个明媚的春季里绚烂地绽放。一场由中国美术馆、中华文化联谊会共同主办的“琉璃之人间探索——杨惠姗、张毅联展”在美术馆一层大厅里拉开帷幕。
范迪安馆长向杨惠姗、张毅颁发收藏证书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开幕式中致辞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开幕式中致辞
法国琉璃艺术家Antone Leperlier
开幕式上会聚了众多杨惠姗和张毅来自台湾的朋友们,他们纷纷为展览的成功开幕献上诚挚的祝贺。杨慧珊和张毅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他们创作的琉璃艺术品,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也在开幕式现场向二位琉璃艺术家颁发了收藏证书。
杨惠姗和张毅是在琉璃艺术上做出重要贡献的艺术家,此次展览也是这二位琉璃艺术家的首次的联展。虽然他们的作品风格不尽相同,但二位艺术家一改琉璃流光溢彩的形态,再次用作品诠释了琉璃艺术。我们可以从杨惠姗和张毅的作品中看出,他们将琉璃艺术的概念和内涵融入进了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使琉璃艺术的本质更加彰显。一方面使琉璃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他们将琉璃艺术中注入的文化关怀、精神关切以及心灵情感推向了新的高度,在琉璃艺术的精神性和观赏性之间找到了更具张力的表达。观众可通过展厅内的近50件新作,了解到这对艺术伉俪为中国琉璃艺术的重新定义所做出的努力。
杨惠姗和张毅在30多年来一路摸索,在中国琉璃艺术的领域一路跌撞,建立基础,寻找创意。杨惠姗认为,作为中国人,作品的骨头必须也是中国的。因此他们20多年间一直依托琉璃材质诉说着中国人的故事、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的生命以及中国人的情感。
杨惠姗是一位不断走向自己内心的艺术家,她静水深林的性格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杨惠姗将玻璃艺术的语言特质,结合了人生阅历,让玻璃艺术诠释了一种东方的、生命的、形而上学的哲思。
而张毅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境界宽远,张毅的创作风格随心而动,挥洒不拘。他让琉璃在焰火的淬炼中肆意流动,赋予作品无限的延展性。虽然他们的作品面貌大不相同,但都是心底语言真切表达,在作品中融入了虔诚的信仰,对无限、永恒、存在这类看上去极具抽象意义转化成独具特色的视觉表达。在张毅看来,生命的阅历是不一样的,每一次创作都希望跟自己的生命、生活有关系。当生命的感悟层层累积,创作的突变就如火山喷薄,无可抑制。
剪彩仪式
嘉宾参观展览
杨惠姗作品
杨惠姗作品
张毅作品
张毅作品
观众可在5、7号厅欣赏到这些独具风格的琉璃作品,时间将持续至5月10日。
上一篇: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将有“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