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各地资讯

《201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在京首次亮相

发布时间: 2013-04-03作者: 阅读:

《201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封面
 

 
发布会现场
 

  4月2日,《201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版新闻发布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刘小龙,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教授吕品田,《中国摄影》杂志艺术总监闻丹青,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邓光辉、杨发航,理论研究室副巡视员朱丽华和各艺术门类分报告负责人、联系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夏潮介绍了艺术发展报告的编撰过程和出版情况,艺术发展报告首席专家王一川介绍了一年来中国艺术发展概况。发布会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陈建文主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文艺寄托和承载着更加重大的民族责任和历史使命。《201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作为首部年度艺术行业发展报告,是中国文联及所属各文艺家协会组织文艺界知名专家学者编写,对中国艺术年度总体发展状况包括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杂技、民间文艺等各艺术门类发展状况的汇集、概览、辨析和总结的综合性文献,其宗旨是:“展示最新成果、透视艺术现象、分析存在问题、把握发展规律、彰显文化价值、促进文艺繁荣。”

  《报告》运用翔实的数据、丰富的事实、充分的论述和典型的作品分析,全面系统地反映2012年中国艺术发展的状况、成就和特点,跟踪和再现我国文艺发展轨迹,展示艺术创作表演实践、理论建设和学术研究最新成果,研究思考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中国艺术传承创新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入分析预测2012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艺术发展的整体趋势并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较好地实现了实践性与理论性、学术性与指导性的统一。《201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的问世,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评论,彰显主流话语和声音,引导文艺创作和生产,推动艺术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描绘出一幅年度中国文艺事业整体发展状况的“全景图”,为国内外了解和研究中国艺术发展进程提供了权威依据;也是各级文艺主管部门和各类艺术团体、机构的重要“参考书”,为上级机关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有效的决策参考和信息服务;从长远来看,更是打造出了一座丰富的艺术“数据资料库”,对于相关学术研究将具有宝贵的史料和留存价值。

 

 
  中国文联决定,从2012年开始组织编写中国艺术发展年度报告,旨在从宏观的层面、文化的视角,客观地汇聚和评价当今中国每年度的艺术发展成果、发展态势和对策建议,为艺术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2011年11月,全国九次文代会明确提出组织编写艺术发展报告。2012年5月,中国文联成立了《报告》编委会,组建了《概观》课题组和分报告编写组,正式启动报告编撰工作。在中国文联、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和有关院校、研究机构众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在有关部门、艺术团体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历经近一年的资料收集、调查研究、撰写修改,终于完成了201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的编撰任务。可以说,这部艺术发展年度报告汇集了我国文艺改革发展的主要成果,凝聚了文艺界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是由全国文艺界和文联系统共同参与、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完成的综合性文献,它的出版发行将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记录浓重的一笔。(央视网记者 韩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