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的宫殿: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的启示
发布时间: 2013-05-31作者: 阅读:
如果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将是个汇聚全球综合关系和多元知识的盛大展示台, 那么这座由业余建筑艺术爱好者所制作的模型, 题名”百科全书的宫殿”, 恰好与本届总策展人, 美国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副主任, 马西米诺.季欧尼 (Massimiliano Gioni) 的构思一拍即合. 上世纪50年代, 美国宾州汽车修理业主, 意大利移民马利诺.阿瑞提(Marino Auriti)在退休后, 蒙生一个乌托帮似的创意, 设计了号称”世界百科全书的宫殿”的大楼图纸, 他在自我宣言中讲道”这座大楼将是种新概念博物馆… 整个楼房能够容纳人类所有的创造品, 囊括各个领域的发明创造.” 虽然这只是个雄心勃勃的想象, 从来未能如愿.做成的模型在阿瑞提离世后被锁于储藏室里20余年, 满目尘灰, 但是超前的 思维观念, 终于得到认可, 回归作者的意大利原地, 耸立在Arsenale 的入口处, 迎接世界各地的来客.
高达11 英尺的”百科全书的宫殿”模型是由木头, 金属材料, 和塑料制成, 包括7节层面, 中间突出钢筋水泥铸成的摩天大厦, 周围环绕着220个大型柱子. 阿瑞提计划中建成的楼要比这个模型大出200倍, 占据华盛顿市广场中心(National Mall)16条街, 中间的摩天大厦将高达2,322 英尺, 136层楼, 更是高出纽约帝国大厦两倍, 比2010 年竣工的世界之顶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大厦(Dubai Burj Khalifa)仅低了395英尺. 阿瑞提对自己异想天开的设计, 认真地做了研究和考察, 详细描绘了每层楼的制作方案和使用目的, 并于1955 年11月向美国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 可能出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 他希望建造全球性的博物馆, 收藏美国, 法国, 意大利, 西班牙, 以及周围国家所有种类的展品, 提供既有世界性又有国家特点的展览场地.
为了取得公众的支持, 阿瑞提特意在公共场所展览其作品, 把模型竖立在费城一家银行的门前, 得到当地小报的青睐, 刊登了名为” 车库主人设计了136层 人类智慧的宫殿” 的专题报告, 可谓作者在世的唯一影响吧! 时隔三代, 当他的孙子在21世纪初发现遗物, 推出储藏室, 才让它重见世间的光明. 2002年纽约民间艺术馆收购了模型, 从此以后, 这座”宫殿”便充当了现实与想象融合的见证品.
当代艺术恰似一个无拘束, 无止境, 千姿百态的想象世界, 自我和宇宙, 主观与群体, 特殊与笼统, 时时地挑战着. 正如总策展人季欧尼所言, “生活在铺天盖地的信息时代, 我们渴望着把知识组织到一个综合系统里…在这个展览里探索飞行的想象园地, 也让历史工艺品融入当代艺术之中.” “本展反映了一种运用形象来安排知识结构从而表达我们在这个世界里的经验体会… 主题虽然属于埋没多年的失败项目, 却暗示了它的正确起点.” 阿瑞提当年的设想并不是为了艺术展览, 而是利用他的手工技艺, 触发集合哲学, 科技和历史为一体的主意. 我们不必刻意寻找百科全书宫殿里的艺术作品放在哪里, 主要目的在于为艺术和科技搭上一座桥梁, “咨询一种想象和想象的功能.”
至于才华横溢, 想法非凡的策展人季欧尼怎样地识中圈外人的作品呢? 按他的话来说是个思维发展的过程. 2010年他在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 策划群体艺展就开始考虑这一题目, 当听说美国民间艺术馆这件奇特的藏品后, 便亲自出马观赏作品, 由此及彼, 联生了启发性的思维, 深深地迷上了这件实物背后的离奇故事, 引发出以具体作品来命名双年展的设想意图. 阿瑞提的工艺模型不仅概括了展览的主题, 而且把艺展所要提出的问题, 如职业艺术,与业余爱好的区别,通过人性化的制作, 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了. 威尼斯双年展就应该象个包囊所有作品的博物馆, 容纳无名之辈的创作, 给外围艺术爱好者提供机会. 由于这种动机, 双年展的艺术家变幻莫测. 她越来越注重视觉文化, 或者形象表现, 扩展多方面对话的内容, 而不仅仅局限于已经成名的艺术家. 艺术和艺术家在想象社会中担当各种角色, 如果眼光只盯住当代艺术狭窄的圈子, 那就缺乏广泛性和综合性. 圈外人表现的形象制作, 安排, 和消费的态度正可以促进我们与今日的视觉文化社会沟通结合起来.
从某种程度而言, 阿瑞提的作品承前启后, 试图让人们形成不可实现的理想感觉. 本届国际双年展意在提醒公众, 艺术作品具有实际效应, 她能够汇集, 产生和分享知识, 包囊万物, 打破外围与圈内的界线, 把无名的旧模子注入了广博的当代社会文化的涵义.
上一篇:故宫将添数字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