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各地资讯

新媒体,不用担心看不懂

发布时间: 2014-06-26作者: 阅读:

  如果你整日奔忙,觉得生活单调乏味,毫无新意,那么在接下来的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不妨抽空去一趟中国美术馆,花上一天的时间,感受一下新媒体艺术带给你的悸动。步入中国美术馆一层的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有着约170年历史的老沙发,它一条腿站立着,好像立刻要倒下去,实际却纹丝不动,这是来自美国艺术家雅各布·托斯基创作的《源于内部的平衡》。中国艺术家王郁洋的《财务室》,营造了一个普通工作场景,里面的所有物体——从办公桌到电脑、打印机,从记账单到饮水机都以真实形态展现,不同的是它们都在微微颤动,如同在不停地呼吸。澳洲艺术家韦德·马里诺斯基的《阿肯锡机器人》可以追随观众的脚步与之互动……这些奇特的艺术创作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媒体艺术”。6月11日,“齐物等观:2014年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于中国美术馆开幕。

  新媒体来了 

  新媒体艺术之于大众,或许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新”是相对什么来说的?对此,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张尕认为,“新媒体艺术并非是一个突发现象,它是历史的自然延伸。它的意义内含于艺术利用媒体技术的概念里面。”“新”不仅表现为媒体与技术在物质与工具层面上的更新换代,更重要的是,借助媒体语言的拓展,艺术家们将思维的触角指向新的文化命题。

  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作为三年展项目,自2008年启动到2014年,已经走过了6年三届的历程,成为中国美术馆著名品牌展览之一。“齐物等观:2014年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展览,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65位新媒体艺术家的58件优秀作品,占据了中国美术馆的11个展厅,为观众精彩演绎了艺术与科技在新的文化语境下多样结合的可能性。从事物表象进入关于事物本质的探究,引发在科技条件下对物体的属性与生命涵义的思考,是此次展览主题“齐物等观”的内涵。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将其解读为“以物之名,谈物之新观”。他认为,在新媒体时代,物的形态和属性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揭示,“齐物等观”这个主题联系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物质观与宇宙观。

  张尕说:“今次展览意在提示我们,要重新思考人与物,以及自然界之间的平等关系。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来讲,如果人和物都可以进行平等交流的话,那么诸如国家、种族、男女的平等,就都不再成为一个问题。这可能是乌托邦的理念,但是很有意义。”

  有趣的艺术展 

  展览分为“独白:物自体”“对白:器物之间”和“合唱:物之会议”三个部分,以丰富的维度,呈现了生态条件与生命、人与自然物质,以及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来自荷兰艺术家卓洛·费格尔的作品《一条通往不知何处的蜿蜒之路》,是一台有小轮子的机器在地板上梳理厚厚的绿色塑料胶带,机器移动的同时被胶带影响。它表现的是机器和物体的对话,这个作品足以支撑不同观众丰富的想象力。小孩子或许就会想到绿色的面条,那机器像是压面机;搞文学的人看到了或许会认为这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自然主义者看到或许就会想到环保,机器代表的是工业化,而绿色代表大自然……我们可以跳进去再跳出来,这个互动的作品,有线条美、体积美,这些艺术元素在作品里都存在。

  再比如,韩国艺术家崔U-Ram的《雌性乌尔巴努斯》,作品基于一个科幻的科学发现,即新的无机生物研究发现,人类的上空住着一种生物叫做乌尔巴努斯,也称之为“城市的恋人”,具有雌雄之分。雌性的乌尔巴努斯,靠城市的能量、光亮来生存。这件作品意在启示观众,在城市的角落里生活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生物,或许我们需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很多观众在这个作品面前逗留的时间比较长,形式美和机械美融合在一起,带给了观众诸多思考。

  一位观展的老太太对记者说:“我平时就喜欢带孩子来这里感受一下艺术,其实自己也看不太懂。但是在这层我转了一圈,最喜欢的还是这件作品(《雌性乌尔巴努斯》)。它亮着灯,张开的时候就像盛开的莲花,可能因为我是南方人,喜欢花,所以很喜欢它的外观,很漂亮。”一位吃着手指的小男孩说:“我喜欢这个作品,感觉像变形金刚,很好玩。”

  在观展过程中记者发现,观众的面部表情或疑惑、或愉悦、或惊奇,听到最多的话是“这个有趣”“这个没意思”。不同的观众对同一件作品的关注点不同,有的关注技术,有的思考内涵。但“猎奇”无疑成为多数观众,对这一展览最普遍的需求。

  一个在互动作品《有机拱门Ⅱ》中穿梭奔跑的6岁小男孩说:“太好玩了,我第一次见到。它像一座有魔力的大房子,我就是哈利·波特。”

  “个人很喜欢和声音有关的作品,比如《缝纫机乐团》,一走进小屋子便被震撼,忽明忽暗的灯光配上节奏感强烈的缝纫机声音,像是一场交响乐演奏会。‘80后’会对这件作品很有感触,闭上眼睛感受声音,仿佛置身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小小制衣工坊,是回忆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个观看展览的“80后”女孩对记者说。

  一对老夫妻在作品《路》前久久驻足,他们说:“感觉这件作品,像过去北京天桥上的‘拉洋片’,都是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还有点像环幕老电影,就是画面上的人物和建筑换成了外国的,其实我觉得中国人早就会做这个了,很有怀旧的感觉。”

  新媒体艺术离公众很近 

  负责此次展览导读工作的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美和科技结合得相对完美的作品是大多数中国观众的兴趣点所在。有一些高科技的产品外表丑陋,机械的动力都展现在外面,视觉美的享受会少一些。中国观众对新媒体艺术的欣赏还不太能从一个平面的视觉的系统,转化到一个以科技为主的另一个艺术系统中。对中国观众而言,读懂新媒体艺术,还需要一个慢慢理解的过程。”

  记者发现,观众对于新媒体艺术展览的期待,不同于欣赏架上绘画单纯追求视觉美,还乐于领略新媒体艺术作品带来的互动性、震撼性。作品为观众所带来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多样感官体验,成为新媒体艺术展的必备要件。

  范迪安表示,对中国人而言,新媒体艺术的确是“新”的。虽然近年来,新媒体艺术在国内的发展十分迅速,但还是处于“专家看门道、观众看热闹”的阶段。他说:“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两个难题,一是新媒体艺术的教育在整个艺术教育的大系统中所占比例太少,人才培养依然显得单薄;二是社会大众对新媒体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不够,包括新媒体艺术的社会传播、市场效益的获得等还没有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的有机系统。”

  同时,策展人张尕对展览充满信心,他说:“这次展览非常有趣,观众完全不用担心看不懂。我们并非要仅做成小众的、纯粹艺术圈内的展览。”张尕笑称,策展方不仅考虑到展览作为三年展的学术性和延续性,同时也顾及了各层面受众的接受性。“事实上,如果深究,展览可能有很多严肃的问题呈现,但是看的时候会很轻松,因为作品本身是非常直观的,观众可以直接感受到其冲击力和想要揭示的问题,大致把握住作品的意图所在。”张尕说。

  过去国内的基础和传统在整体上还没有形成一种艺术与科学结合,但近年来,由于国内新媒体的快速更新发展,透过现今国内新媒体艺术家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两者的互相渗透、互相研究、取长补短的关系已经发生。

  对于展览状况以及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10年来持续关注新媒体艺术动向,连续服务了三届新媒体艺术展的志愿者文航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这3年的展览,每次都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大飞跃。现在是数字媒体时代,技术是引领新媒体艺术的一个驱动器。前两届展览举办时,中国艺术家的新媒体意识还是刚刚萌芽,但这一次的展览在文化层面、技术层面都有较大发展。此次展览上,善于思考的艺术家是蛮多的,虽然还是会有一些缺乏,但是已经有这种意识了。我们的新媒体艺术家在慢慢深入新媒体艺术的内里,相信我们的民众读懂新媒体艺术之路也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