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才人

当前位置:首页|戏曲艺术|温州才人

三载光阴 播种精彩(叶大兵先生记温州戏校)

发布时间: 2013-07-06作者: 阅读:

温州戏剧学校是我市戏曲史上第一所正式由国家批准成立的专业学校,虽然办学时间仅有3年,但她为温州戏曲日后的发展留下了种子。

瓯越史话
日前,温州戏剧学校的校友们聚在江心海景大酒店,举行建校48周年纪念活动。说起在上世纪60年代春天诞生的温州戏剧学校(以下简称温州戏校),已是近半个世纪前的事了。当年参加戏校学习的莘莘学子、活跃于浙南舞台的小演员,如今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两鬓斑白,沧桑尤显,但谈起往事,却个个风采依旧。
温州戏校是我市戏曲史上第一所正式由国家批准成立的专业学校,虽然办学时间仅有3年,中间又经过由全民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但她通过全体师生所做出的成绩却非常引人瞩目。从实践来看,温州戏校的举办带有首创性。她是一个新型多剧种综合的专科戏剧学校,因陋就简、快速上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一项创新与改革的尝试,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在充实当时剧团的艺术力量、提高演出质量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从温州戏曲史角度而言,她为温州戏曲日后的发展留下了种子,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

温州戏曲源流
温州是我国古南戏的发源地,从宋代温州书会才人撰写的温州杂剧(“温州戏文”)《张协状元》,到元末明初高则诚创作的传奇《琵琶记》,都产生在温州。在这以后出现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等传奇,内容也大多取材于民间流行故事,语言质朴,爱憎分明,这正是对宋元南戏的继承。
从明初到明成化、弘治间,温州民间戏剧活动盛行。当时,温州永嘉出现“戏文子弟”,“虽良家子亦不耻为之”。嘉靖年间,温州流行过海盐腔。城内戏剧盛行,“动经旬日”“弗为少辍”。其时,还有瓦子之设,演出百戏诸艺。万历年间,昆曲传入温州,使当时戏剧一度转入“竞奏雅音”的局面,但民间戏剧活动却转移到农村,仍然保持演出活动。乾隆间,民间已有采取集小儿办班学戏之法,成立了多种子弟班。嘉庆时,温州戏班盛行遍及城乡。于是,各种地方戏就应运而生了。
清同治间,温州民间戏剧活动曾出现空前繁荣现象,各戏班在城中经常举行演出。在鼓楼上,还设有戏阁。“戏阁展开两扇分,恍如仙乐半天闻”。当时民俗喜观夜戏,“粉墨登场笑颜欢,观剧人归夜已阑”。到光绪年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在农村,每地都有大小庙宇,每年都固定有几天或十几天举行酬神演戏;有时结合“会市”演出,观众是“人山人海途为塞”。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城区就有大小庙宇(包括会馆)95座,其中有固定戏台82座,其他则临时搭台。因此,本地戏班演出十分忙碌:“一年三十有六旬,每日登台劳鼓吹。三处五处奏伎工,卜昼卜夜满城间。”演出时,各地商贩骤集,四乡男女,此往彼来,陆续如织,数日而罢。
民国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的长期统治,政治腐败、经济萧条、失业众多、民不聊生,再加上抗日时期温州三次沦入敌手,使温州戏班受到严重摧残。新中国成立前夕,温州的昆剧、瓯剧、和剧以及京越等剧种,大多剩下几个破碎不堪的班子,衣食困难,艺人纷纷改行,有的戏班甚至奄奄一息,几乎从此中断。

温州戏校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温州戏曲由花凋叶落重新走向欣欣向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51年冬,全市剧团进行了民主改革,并将留存的剧团根据剧种加以合并,改为共和班,由艺人当家作主管理剧团。1954年冬至1955年,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进行了民间职业剧团总登记。通过学习,进行了三改(改人、改戏、改制),改班主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改演艺人员的收入“戏份”“包银”制为固定工资制。经过审查,剧团均获得国家发给的民间职业剧团演出证书,并归温州市建制。政府还派出干部担任剧团的政治辅导员。从1957年到1958年,各团在演出剧目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中,荣获多项奖励。
为了繁荣戏曲事业,培养戏曲新生力量。1949年开始,各团就招收学员随团培养。1957年春,温州地方文化部门创办了戏曲学员训练班,有瓯剧、和剧、昆剧、京剧、越剧等剧种。同年,又专门举办了瓯剧训练班。这些学员后来都分配到各个剧团担任演出。
至1959年底,全市虽然办过两次培训班,但各剧种的艺术骨干仍处于十分匮乏和青黄不接的情况。专家、群众和艺人们对培养戏曲新生力量的呼声甚高。1960年,经省委批准,温州地、市委决定正式创办一所戏剧学校,定名为“温州戏剧学校”,并在《温州日报》上登载了招生启事。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党和政府仍下决心拨款支持这所学校。为了加强领导,还由中共温州市委书记刘朝中亲自兼校长。
当时我正在温州市文化处任副处长,由组织上指定前往筹备。后又有董锐、李祖章、林植民、刘坚民等先后任校长。温州戏校于1960年3月6日正式开学,共设瓯剧、和剧、京剧、越剧四个剧种班。第一学期还设舞台美术、音乐两个专业班,后中途分别分配给剧种班,使之成为四个能独立演出的少年戏曲剧团。学校面向温州、台州等地区招生。据1960年6月10日统计,共招收学员243名。他们年纪都很小,最大的才16岁,每班均设基训、把子、身段、唱腔诸课,还开设历史、乐理、戏剧常识等辅导课。学校干部配备除文化、音乐教员和班主任由组织调任外,艺术教师均由各剧团派老艺人到校任教。据回忆,其中瓯剧班有叶在湄、李魁喜、曹陈龙、杨友娒、朱宝贵、翁凤渺、周成昌、翁理凤等;和剧班有黄志祥等;京剧班有臧宝魁、李长春、曹胜元、臧剑云、王惠琴、鲁桂春等;越剧班有王湘芝、马笑梅、王幼梅等。这些老艺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为弘扬发展民族文化,用自己的心血培养戏曲人才做出了贡献。

以演出助办学
当时学校条件十分简陋,校址是调用积谷山谢池巷公园小学校舍。床、桌、椅等均由市有关单位调拨或借用。同时,由地、市剧团支援一批旧服装及道具、乐器等。演出服装不够,全靠东借西凑,有时演出时还采用电影跑片的办法。有些行头这个班演出了,立即派人送至另一个班用。演职员工资普遍较低,学员每月工资只有2元。就这样,全体师生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生存和奋斗。
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办校之际,正值全国轰轰烈烈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当时戏校师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了加速培训,大搞技术革新,创造出自动小翻机、下腰架、跨腿架、劈叉架等10多种基本功教学辅助工具。这不仅大大减轻了老师的体力劳动,并且学生还可以自己练习,进步很快。当时,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介绍创造练功用具的经过和运用,后被刊登在《戏剧报》上。由于此事是全国首创,曾轰动一时。全国有5个省市12个县近30个文艺单位来校参观,相互交流经验,获得同行赞赏。
为了实行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校采取了边训练边排戏的方法。我记得当时各班的开蒙戏,瓯剧为《花园比枪》,和剧为《断桥》,越剧为《盘夫》,京剧为《芦花荡》。在当年国际“六一”儿童节前夕进行了汇报演出,获得观众好评,大家反映:“戏校开学不到3个月,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能演得这么好,真了不起!”
1962年4月,根据当时形势和上级指示,学校转为集体所有制性质。也就是说,国家补助经费逐年减少,主要靠学校自行组织演出增加收入。为了减少国家负担和支援农业生产,学校力争经济基本自给。各班为了适应演出需要,在剧目上采取排练现代戏和传承优秀传统戏相结合, 在形式上先小后大、大小并举的原则,排练了若干剧目,在市区的温州、东南、永嘉、新中国四大剧院轮流上演,如:京剧《杨门女将》《水满金山》;越剧《孟丽君》《梁山伯与祝英台》;瓯剧《宝莲灯》《报恩亭》;和剧《三请樊梨花》《雁门摘印》等。除此之外,还组织了10多次大规模的巡回演出,各班分别轮流到温州各县农村演出,足迹几乎遍布浙南各地。据统计,3年中曾爬过50座高山,走过20个大小海岛,共演出1672场,观众达215万多人次。学校收入则逐年增加,如1961年,国家拨款81584元,演出收入27485元;1962年,国家拨款55000元,演出收入达85870元。3年内演出总收入计15万多元。
1963年,全体学员毕业。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学校因此而停办。170多名毕业生分配到温州、台州以及丽水等16个专业剧团工作,为剧团注入了新鲜血液,进一步提高了演出质量。其中不少学员通过舞台实践和勤学苦练,逐步成为各剧团重要的艺术骨干,有的则在全国演出中屡获大奖。今全市剧团中,戏校毕业的学员中有国家一级演员、导演、舞台美术、音乐作曲等10多人。
温州戏校在温州戏曲史上留下了精彩篇章,也为温州文化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其历史值得后人缅怀并铭记。
(叶大兵,中国民俗学会、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浙江省博物馆民俗顾问,温州大学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