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家声

当前位置:首页|戏曲艺术|南戏家声

张烈:南戏的起源和传播——兼谈潮、泉戏剧对南戏的传承

发布时间: 2021-01-01作者: 管理员阅读:

作者: 张烈,国家一级编剧,代表作《张协状元》等。                                             

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对应于"北杂剧"也称之为"南戏"。

南戏起源于宋代。是她最早确立了由演员分行当(生 、旦、净 、末 、丑 、外、贴)扮演角色演述故事这一戏剧的本体地位;是她最早确立了虚拟写意的中国戏剧表演风格; 是她最早创立了分场次,演员妆扮,运用唱、念、做 、舞表演的程式化的演出格局。南戏倡导"戏乐"精神,讲究场面冷热相济,为后世戏剧"无丑不成戏"提供了最先范例……南戏是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近、现代许多剧种都与南戏有着传承或辗转传承关系。 

一、南戏起源于浙江温州

明人叶子奇在《草木子》中载∶"俳优戏文始于《王魁》,永嘉人作之。"明人祝允明《猥谈》∶"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明人徐渭《南词叙录》∶"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 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故刘后村有"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之句。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当代著名学者钱南扬在《戏文概括》中断言∶"戏文发生的地点当在温州,毫无疑问。"

明人记述指明南戏源于温州。宋元时代由温州人编演的大量南戏剧作也说明了这一点。剧作除《赵贞女》、《王魁》外,尚有九山书会编写的《张协状元》,温州书会编演的《祖杰》,九山书会捷机史九敬先编写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永嘉书会才人编写的《刘知远白兔记》,高则诚编写的《蔡伯唱琵琶记》、《闵子骞单衣记》等。大量剧作的出现不难想象当时南戏在温州的演出之盛。在现在能够读到的最早的南戏剧本《张协状元》中也透露南戏源于温州的诸多信息。

《张协状元》是根据《状元张叶传》重新编演的。"《状元张叶传》前回曾演,汝辈搬成。"(见《张》剧第一出),"九山书会,近日翻腾,别是风味。"(见《张》剧第二出)。"翻腾"即重新编演。重新编演主要不是内容的变异而是演出形式的创新。"似恁唱说《诸宫调》,何如把此话文敷演。"(见《张》剧第一出)。"一个若抹土搽灰,趋枪出没人皆喜。况兼满坐尽明公,曾见从来底,此段新奇差异,更词源移宫换羽。大家雅静,人眼难瞒,与我分个令利。"(见《张》剧第一出)。《状元张叶传》是"汝辈搬成"。《张协状元》是九山书会"翻腾",——翻腾出一段新奇。不再唱说诸宫调,而把话文敷演。剧中"末泥色"(扮张协的生角)在戏场上"暂籍轧色"问∶"学个张状元似像?"(见《张》剧第二出)。这似乎透露以演员扮演角色演述故事这种南戏演出形式开始于《张协状元》。演出的新奇引领九山书会发出豪言∶"要夺魁名,占断东瓯盛事。"(见《张》剧第一出)。温州古称东瓯,九山书会显然是在温州夺魁名,在演出繁盛的温州同其他演出形式一争高下 ("分个令利")。

有学者对明人的记述提出质疑,认为明人的记述距南戏起源已达四百年,时隔久远,未必确切。认为南戏起源不在温州,似在泉州。我以为现在距南戏起源已达八百年,四百年前可称"中间站"。作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在月球 上观察天体总比站在地球上看得真切。明人记述未必不可信。何况徐渭虽是浙江人,却曾到过福建,《南词叙录》恰是在福建写成的。祝允明虽是苏州人,却曾在广东兴宁当过县令。他们对潮、泉的早年演剧无所见未必无所闻。他们不记潮、泉的演剧,偏记南戏"谓之温州杂剧","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这决非凭空臆想,会是有据而录的。

有学者认为南戏不产生在温州 一个"点"上,而是产生在杭州 、温州 、福州 、福清 、泉州 、漳州一条"带"上。此说难以令人信服。试想,在同一时期内,不约而同在这一条地域不算狭窄的"带"上,同时产生的南戏这种演出形式,是不可想象的。必定有先有后,先者为源,后者为流。任何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自它形成之时起,就不会凝固在一时一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观众审美情趣的变化,其他艺术形式的浸润,它会变异,或称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向周边流播,每到一地,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观众的审美习惯、语言习惯,当地艺术形式的浸润,它也会变异。戏剧总是不断改变自己以获取尽可能多的观众来求生存、求发展的。福建莆仙戏保存有《张协状元》,梨园戏保存《朱文太平钱》。不只是文本的保留,而能鲜活地呈现在舞台上,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南戏的活资料,十分珍贵。但莆仙戏到底是莆仙戏,梨园戏到底是梨园戏,不同于南戏。这恰恰印证他们传承自南戏,是经长时间的艺术实践,将南戏变异、创新最后取代南戏而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

源是涓涓之水,形成流才浩瀚壮阔。温州是源头,却是杭州、温州 、福州 、福清、泉州,还包括潮州,在这一条"带"上,最早开创了南戏的辉煌。

还有学者以所有剧种总以当地声腔作依托,而温州南戏没有土生土长的腔调(温州腔)作依托,认为南戏不源于温州。这观点难以苟同。

首先,温州腔是存在的。祝允明在《重刻中原音韵》中载∶"不幸又有南宋温浙戏文之调。""温浙之调"不就是温州腔吗?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载∶温州南戏"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将宋人词与流行于温州的里巷歌谣组合,自然不叶宫调,其实是难叶宫调,这是温州腔的特征。《张协状元》采用了《福州歌》、《福清歌》、《台州歌》等外来歌谣,也采用了《吴小四》、《赵皮鞋》、《鹅鸭满渡船》等民间小调。其中《福州歌》、《福清歌》、《台州歌》是传入温州经温州变异改造的温州地方歌谣。福州 、福清、台州、温州,语言不同,不经改造,难在温州传唱。将地方歌遥、民间小谣和宋人词组合,用未搬演南戏,是温州的创造,也创造了温州腔。

温州南戏是采用"正字"演唱的戏剧。它不用温州方言,而采用"温州官话"演唱。温州官话是中州音在温州变异的产物。《张协状元》中夹有温州方言 ,而剧本却是采用温州官话编写的。再是,宋人词也难用温州方言演唱。温州方言流行地区很小。不像其他地方方言可以流行一片较大地区。很早以前温州就是商埠,经贸活动活跃。北人南来,南人北往,特别是南宋建都临安后,大批北方人的到来,温州成了南人北客五方杂处的商业城市。温州毗邻福建,同福建的人文交往犹为频繁。现在温州的洞头县 、平阳县 、苍南县的大片地区的群众还习惯用闽南话、福州话作交流语言。计划经济时期的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福建的福鼎 、福安、宁德地区的六大公司都在温州设有办事处,他们物资供应由温州划拨。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温州方言外来人不懂。于是经长期积累,形成了约定的外来人能懂的地方语言一温州官话,戏剧总以获取尽可能多的观众求生存、求发展的。温州南戏采用温州方言演唱将不成气候,采用温州官话才可跨出温州,走向全国。现在仍活跃在舞台上的温州瓯剧(原称"温州乱弹")、永嘉昆剧就是以温州官话演唱的。这两剧种的流行地区曾北至浙江的台州 、黄岩,西 至浙江的龙泉、景宁,南至福建的福鼎 、福安、宁德 、建瓯、建阳...被这大片地区的观众接受。再是,从温州的地方文献资料中也未曾发现用纯温州方言演唱的地方剧种存在。温州南戏采用"正字"演唱,温州腔也就缺乏地方个性,在流播过程中易被其他声腔同化、衍化,温州腔显得不章。不彰不等于不存在。现在还存活在舞台上的永嘉昆剧,它传承自南戏,是南戏嬗变、发展的产物。它未被正统昆剧(指用"水磨腔"演唱的昆剧)同化,永嘉昆剧就有温州腔的遗韵.南戏起源于温州,毫无疑问!

二、杭州——南戏演出最繁盛的都会

戏剧是与观众相依存的。观众的多少显示戏剧的兴衰。南宋建都临安(杭州)后,南北分治,出现了一百四十多年的相对稳定。大批北人南移,带来中原地区的先进生 产技术 ,经济空前发展。人口大量集中,使杭州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方的大都会。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激增 ,激发了南戏的发展。南戏传入杭州,杭州成了南戏演出最繁盛的地方。《风流王焕贺怜怜》、《乐昌公主破镜重圆记)"盛行都下"。古杭书会编演《小孙屠》,古杭才人编演《宦门子弟错立身》。杭州出现了南戏编演团体。第一本由文人编写的南戏《王焕戏文》(太学王可道作)也出自杭州。杭州及其周边地区涌现了大批南戏作家。杭州创造了南戏的空前繁荣。

演剧最繁盛之地不一定是剧种产生之源。试以现代一些剧种的产生 、发展说明这一点。越剧起于浙江嵊县,盛演在上海 、杭州;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盛演在安庆、合肥;评剧源于河北唐山,盛行却在北京 、天津 、沈阳 、长春……这些剧种正赖大都会的盛演走向成熟,不断创新,获得发展。南戏正是赖杭州的盛行,改变早期的原始粗糙,重在逗乐调笑,转变为认真地演述故事。杭州还是最大的南戏传播之源,使南戏在被昆剧取代之前成为几乎涵盖全国的大剧种。

三、南戏盛行和元杂剧的消亡

南宋灭亡。元朝建立,定都大都(北京)。由宋金杂剧演化形成的元杂剧在北方崛起。成了和南戏抗衡的大剧种。涌现关汉卿、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等大批剧作家和大量剧作,创造了元杂剧的辉煌,还渐渐形成北剧南移,南戏北侵。互相争夺观众的局面。南戏终以善于创新和生动活泼的演出形式赢得了北方观众的欢迎。一些杂剧作家也投入了编写南戏的行列。清张大复著的《寒山堂曲谱》引题《萧淑贞祭坟重会姻缘记》注云∶"江浙省务堤举大都马致远干里著,号东篱",杂剧《杀狗劝夫》作者萧天瑞也作过南曲戏文……。关汉卿在杂剧《望江亭》中也引入南戏表演,用来取悦观众。

《望江亭》第三折末尾∶

(李稍唱)【马鞍儿】想着想着跌脚儿叫,(张千唱)想着想着我难熬,(衙内唱)酪子里愁肠酩子里焦。(众合唱)又不敢着旁人知道,则把他好香烧,好香烧。咒的他热肉儿跳!

(衙内云)这厮每扮南戏哪!

有人认为《望江亭》中的这段南戏明人添加。根据是刊刻于明嘉靖四年(1525 年)的《词林摘艳》中有一支《马鞍儿》曲与其相近。

曲文是∶

【马鞍儿】雁儿雁儿则在天边厮叫。叫的奴家心内焦。翻来复 去睡不着,好着我伤怀抱。买一炷好香烧,负心的你不来呵,我咒你热肉儿跳。

一般来说,民间歌谣往往传唱在前,刊刻在后,甚至刊刻甚迟。这支《马鞍儿》或许在元时早就传唱。以此断定《望江亭》中的这段南戏为明人添加,似觉理由不足。《张协状元》第四十二出也有一支《马鞍儿》,只是字格不同,或许腔格也不同,也或许《望江亭》中的《马鞍儿》是它传唱过程中的演变也未可知。,为向观众逗笑,《望江亭》加入南戏,与早期南戏的演出目的相近。《张协状元》第二出"中间惟有笑偏饶,教看众乐陶陶",再是,其逗笑手法也与《张协状元》的一些逗笑场面相似。以此推断,《望江亭》中的这段南戏未必明人添加,或许元时已有。其实不管明人添加还是元时已有,南戏的新奇受杂剧观众欢迎,据此可见一斑。

元杂剧每剧四折,结构紧凑,却不免刻板,南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受出数限制,显得挥洒自如;如杂剧一人唱到底未免单调,南戏根据剧情需要每角 可唱,采用独唱 、轮唱 、合唱多种形式,显得生动活泼。随着南戏的广为传播,元杂剧最终消亡。

四、潮、泉戏剧对南戏的传承

戏剧是由谁传播的?是人与物。人是物的携带者。人,包括步人(表演者)、文人(剧作家)、最重要的是一般百姓。他们人数最多。流动量最大。携带的信息量也最大。当时,戏剧是人们的主要娱乐形式,百姓是观赏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往往还会相互歌唱,自娱自乐。物,主要是戏本,句括刻本 、抄本。戏剧属于俗文学范畴,戏本是通俗读物。书坊刻书除供艺人使用外,主要是向一般百姓发售。牛津大学藏嘉靖刻本《荔镜记》卷末告白∶"以便骚人墨客闲中一览"。其"骚人墨客"显然不指戏剧演艺人员 ,而是观众,或为戏剧爱好者。俗谚"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走着瞧,瞧什么?瞧戏——瞧吟唱戏本的同时脑海中想象出来的戏。戏本盛行体现戏剧的繁荣。戏本在戏剧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万历刻本《荔枝记》中记有刻书有望"闽建"。"闽建"当指福建的建宁、建阳。建阳及其邻近的南平 、顺昌是纸张生产地。建阳还处在浙闽潮陆上交通的重要通道。这说明当时浙闽潮戏剧交流频繁。而潮州戏文在闽北刻印,还说明潮州戏剧演出的繁盛。

1958 年揭阳县出土嘉靖抄本《蔡伯皆》,1975 年潮安出土宣德抄本《刘希必金钗记》,这是我国古考史上的重大发现。加上嘉靖刻本《荔镜记》、万历刻本《乡谈荔枝记》、万历刻本《金花女》,为南戏发展史和潮州戏剧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文字研究资料。

温州南戏有《刘文龙菱花镜》,福建梨园戏有《刘文良》,潮州发现《刘希必金钗记》,戏名不同,却演同一故事,而演唱形式也有差异。温州南戏《刘文龙》以"正字"演唱,或许夹有温州方言(剧本不存,难有佐证)。潮州《金钗记》以"正字"演唱,夹有潮州方言。而梨园戏《刘文良》纯由方言演唱,这恰恰证明南戏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异。因时而变,因地而变,是戏剧发展的规律。

宣德抄本《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中书有"宣德六年六月十九日"字样。如果把"正字"二字理解作"正音",也即"潮州书面语言"或"潮州官话"的话,那么,早在 1431年之前(宣德六年为 1431年),潮州已有非正字戏剧,也即方言戏剧的存在,否则是没有必要特别注加"正字"二字的。后出的潮州戏文刻本也证明了明时潮州方言戏剧的盛行。万历刻本《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注明"乡谈","乡谈"当为方言戏剧。嘉靖刻本《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全集》注明"潮泉"。"潮泉"是声腔,也是语言。万历刻本《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则直接注明"潮调"。"潮调"是声调。"乡谈"是语言"潮调"是"乡谈"的依托。这也说明"潮州腔"的存在。正字戏剧是潮州 正字戏的源头,而"乡谈戏剧"当是潮剧的前身。如果这种观点成立的话,说明南戏的传承出现了两种方式;一是正字传承,二是演化为地方戏曲剧种。

南戏在较大地域内被昆剧传承,形成几乎涵盖全国的大剧种。如果将昆剧视作"雅部",将所有地方剧种视作"花部"的话,即么,花部早在雅部形成之前已经出现。"水磨腔"产生于明嘉靖年间,若以梁辰鱼编演《汽纱记》作昆剧产生的起点的话,(编演《浣纱记》在隆庆末期,约为 1570 年,而潮州方言戏剧是在 1431年前已经出现。)还说明"花、雅"两部在"雅部"形成之日起即已相互角逐。

昆剧在艺术实践中形成格律,这是了不起的创造。有了格律,制曲者(剧作家)有格可依,度曲者(演唱者)有格可循。恰又是格律的严谨使昆剧自我凝固,难变少变。而地方剧种却以不断创新创造辉煌。这是昆剧逐渐衰落的原因之一。潮泉一带有昆腔难存昆剧可作印证。

昆剧和众多地方剧种传承自南戏,恰又是这众多剧种(包括昆剧)的不断创新、发展,最后取代了南戏。南戏消亡了。子孙繁衍祖体消亡是自然规律。南戏完成了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