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温州日报:鸡颖泼墨气自华——张鹏翼书法作品展今在温州博物馆揭幕

发布时间: 2014-01-02作者: 阅读:

                        临兰亭序(横幅) 捕风楼 藏             (信札) 清逸斋 藏论书(扇面) 张依樵 藏金钱会起义遗址(拓片)林景熙诗(拓片)书谱节录(直幅) 陈其增 藏观山亭(碑刻)  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 (七言对联) 吕明从 藏自作诗(册页) 泉上楼 藏

  金辉  今天上午,我市书法名家张鹏翼作品展在温州博物馆揭幕,展览持续到本月12日,展出张鹏翼生前创作的70多组(件)书法作品,其中有横幅、手卷、册页、信札、扇面、对联、立轴等。这是张鹏翼书法作品最大规模的展示,也是新年伊始博物馆奉献给观众的丰厚文化大礼。  张鹏翼(1889-1996),字自怡,号养拙、忍默居士,斋名紫霞山馆,出生于平阳县昆阳镇。早年曾任小学校长,又在县农会、工会、商会等处任职。1940年在紫霞山馆创办书院授徒。后又任平阳中学、浙南中学国文教师,桃李满园,当代书法家谢云、萧耘春等皆出其门下。1949年后在平阳县图书馆工作,从事古籍整理保护工作,直至退休。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温州市书协名誉主席。有诗集《紫霞山馆诗存》、书法集《张鹏翼书法作品选》、《张鹏翼书〈前后赤壁赋〉》等著作传世。  我拜见过张鹏翼先生,那是好些年前了,记得是随同林剑丹一起到平阳去看望他的。他居住在昆阳镇路边一间不大的旧屋里。书房兼客厅里,摆放着一张书桌,旁边就是一张床铺,床头堆放着许多书。老先生和蔼可亲,修长的面颊, 清癯的眉目,白发苍苍,戴着一副眼镜,颇具长者风范,至今未能忘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温州书坛有三位耆宿,一是书画金石名家方介堪,二是工匾额楹联的书法名家曾耕西,再就是张鹏翼先生了。张先生擅长用鸡毫笔作书,闻名遐迩,很有影响力。  鸡豪笔作书,如今能娴熟运用的书家可谓寥若晨星,凤毛麟角。因鸡毫笔用纯白鸡胸的脯毛制作而成,故性软如绵,书写不易掌握。可是中国书家使用鸡豪笔却是历史悠久,且得大名家的推崇。王羲之曾在《笔经》中赞美鸡毫:“岭外少兔,以鸡毛作笔,亦妙。”苏东坡也用过鸡毫笔。不过,他在《书孙叔静诸葛笔》中说“久在海外,旧所赍笔皆腐败,至用鸡毛笔。拒手狞劣”,可见鸡毫笔并非好使唤。  张老先生敢于使用鸡毫笔作书,则是受同邑书法家杨悌影响。杨悌曾东渡日本求学,归国后,得法政科举人,他善古文辞,著有《通鉴事纬》等,其女婿为著名作家叶永烈。杨悌一生酷爱书法,尤喜用鸡毫笔作书,张先生慕其人品学识,五旬时始信鸡毫笔亦可书,便渐入佳境。前几天,杨悌的女儿杨蕙芬告诉我,其父特别喜欢平阳江一山笔庄的鸡毫笔。另外因生活窘迫,张先生当年难得佳笔,有友人具制鸡毫笔之技,常得赠馈,且经久耐用,深得张老先生喜爱。于是,他用鸡颖泼墨不辍,砚田笔耕有获。春去冬来,深得鸡毫笔作书的真谛,笔墨语言亦为之一变,书风愈显苍劲浑厚,高古清雅。如书苏东坡《前后赤壁赋》,凡近千言,一气呵成,极尽鸡毫笔之所能,堪称他的书法作品之代表作。因此,苏渊雷生前评论张鹏翼的书法说:“好以鸡颖作书,另饶韵味。山谷道人所谓‘用三文买鸡毛笔书之’是也。技进乎道,渐近自然,人书俱老,神明不衰,鹏老有焉。”  张先生除用鸡毫笔名闻书坛外,他的诗文亦深有造诣。我认为,这是他书法创作的底蕴之所在。其书法的清雅之风,得益于他早年从刘绍宽、黄梅生、鲍潜、王理孚、周喟等学者、诗人组织的无闻社、戊社、筠竹社等诗社的熏陶,后又与梅冷生、方介堪、王敬身等温州诗坛名宿交往甚密,常有诗文唱酬,大大提升了他的艺术境界。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先文而后墨”的理念。  苏轼论书诗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凡书法精品,不仅体现于有形的点画、结体、章法及其师承、流派、风格,也能体现书家在无形的只可意会的学识修养和艺术情趣上。而无形的艺术气息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即是文人精神的呈现,是文人审美情调的折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学识修养的深浅,往往决定着其书法作品艺术水准的高下。张先生一生淡泊,书不释手,身溢书卷气,作品便可渗透翰墨之香了。  我们反顾眼下存在着日益浓厚的职业化书写,致使书法的人文和精神内涵日见苍白,不得不令人担忧。今天我们从张鹏翼的书法作品中是否找到了与前辈的差距呢?